雲門表演 行草篇
【書家當場揮毫是一種表演,但這樣的揮毫肢體動作並不是真的與舞蹈有直接的關聯性,
與舞蹈表演有關的應是書法運筆(筆法)的特徵,在傳統書法用筆之表現有「順逆」、
「落起」、「轉折」、「掣頓」、「申屈」、「拔擫」、「束拓」、「行停」、「緩急」
、「虛實」、「拂撩」、「輕重」等,高尚仁在其《書法藝術心理學》將這些動作歸納為
「反作用動作」、「相對性的動作」或「對比性的動作」,他認為筆法是一種動作,經過
設計的動作表現就是表演,這些動作也與舞蹈表演時的肢體動態相通,當書家執筆書寫時
,筆與紙接觸剎那間,筆在紙上躍動充滿節奏與律動,宛如舞者的化身,因此書法亦可稱
為「紙上舞蹈」】
文章節錄自 http://www.tmoa.gov.tw/journal/mag48/5.htm 林明賢
早就想在國家戲劇院親眼目睹雲門舞蹈的演出
自從雲門在八里的練舞場遭燒毀
原本以為要很久之後才能看見雲門的演出
然而 很快的 在欣賞雲門今晚的演出後
感受到那種恢復的生命力
「行草」是ㄧ齣由書法汲取靈感的抒情舞作
不論是練習過書法或者是看過他人寫書法的人都知道
書法與舞蹈的結合是一種突破
書法是融合了力與美 能顯現出中華文化特有的文字之美
舞蹈是融合了力與美與舞台藝術的美感呈現
兩者的結合可以想見是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
肢體表現不止表現出文字的行雲流水
其力道與姿態是書法藝術家的內心世界運作
當舞者不論是表現單字或者是一幅字畫
都是讓人屏息以待
雙舞者的對話 象徵書畫中的活潑與俏皮
有長袖善舞的舞者 突顯出行草的動與靜
還記得表演之初 舞者用身體的動作與線條表現 永字八法
古人認為,「永」字不但可以涵蓋楷書的所有筆法,而且「永」
字從第一筆的起構到最後一筆的收結,筆畫與筆畫之間都隱含一
條互相關聯呼應的軌跡,也就是點畫之間含著形斷意不斷的筆勢
,使全字脈絡雖隱曲而暢通。所有點畫的迎來送往、聚散開合都
彼此關情,凝神於一處。
表演中 可以感受到舞蹈與書法的結合孕育出的中華文化
舞者的服裝是如墨的黑色 有嚴肅有活潑
如同悠悠千古之中華 隱藏著深層而豐富的內涵
書法之為國粹 除了將漢字發揚光大 也將漢字美化
表演結束 我有說不出的感動
伴隨著不想間斷的鼓掌聲
我想給雲門最用力的支持
讓我看見藝術家的使命是這樣偉大而有意義
----------------------------------------
首次和我家檸檬先生光臨雲門的演出
雖然檸檬先生沒有睡著 但是演出後還是不斷問我倒底這演出的意義為何
而我只是在思考
藝術的價值是在了解還是欣賞
本場演出座無虛席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見地與意識
什麼叫做了解 似乎也沒說個準
而事實上 只要在當下能感受到肢體之美 音樂之美 甚至舞台之美
那麼 我們能大言不慚的說感受到藝術之價值
而透過人生的經歷與境遇
價值的本身則隨之轉變 歷經不同的層次而耐人尋味
因為 藝術無價 美可以感受
在科技化與商品化的潮流中
我們又太傾向計算美的價值
只是了解了什麼才叫做了解
很幸運的能在此時此刻受到這舞作的感動
也欽佩起藝術家的竭盡心力
p.s.演出之前 林懷民就坐在我門的斜後方
與大師接近的感覺真是感動
- Sep 06 Sun 2009 05:46
藝文之旅~觀雲門行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